更新时间:2025-11-10 04:04:36
不知道First Love和Love Letter有没有致敬的关系,但可能Love Letter的漫天白雪之爱留下了太深的印象,对本片抱了太大的期待,结果失望也就很多了。有点小学生作文之感,故事内核不足,好在布景和音乐能稍稍缓和情节的缺陷(不过某种程度上也可能因为布景和音乐的元素程度,更加深了作文感,比如,到高潮处音乐必起,不到高潮时音乐也起;矫揉造作地插入时代元素,如日本派自卫队去伊拉克,如新冠疫情,但实则对剧情并没有深刻影响,和《我的天才女友》完全不同,后者甚至不需要专门强调时代背景,但时代却呼之欲出)。
此外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Netflix剧目,有制作导向建议?不知道剧情里加入头巾,还有吵嚷中国人的形象意义为何,如果意义是凸显多元化,那为何一个多元文化中性偏积极地出现,另一个多元文化,则明显偏消极(野英的中国室友,以及最后某集中想塞很多行李登机的中国大妈),我承认可能日本人能见到这样的同胞,但这真的是常见到了这种地步,以至于剧里还需要cue一下吗…?剧目倡导积极、追求真爱、追求美,但却又暗戳戳地批评中国人,不是不可以批评,但完全看不出在此剧中在此时此景批评的Pertinence,希望不需要用恶意揣测,但前嘴说着爱,弘扬着追求真实,倡导真、善、美、多元化的奈飞剧,后嘴暗戳戳批评其他族群,不是很矛盾吗……如果把头巾的元素和中国人元素对换一下,争着要一大堆行李托运的游客换成说阿拉伯语的人,不知道奈飞还敢直接播出吗?当然了,这里笔者只是做一个假设以引起反思,笔者不反对批评不文明现象,但在缺少明确数据显示某国别游客素质确实有缺陷的情况下,暗戳戳地批评任何族群,都有放大刻板印象之嫌,笔者反对让任何特定族群出现在这一场景。更何况此剧中批评中国游客的场景,和剧目几乎毫无联系,让人困惑,到底在此插入此景有何意义?
观后感是,女性则偶需谨慎。。。从野英妈妈到野英到恒美到辍的心上人,几乎没有一个做出正确选择…?野英的妈妈尤其给人窒息感,特别是野英模拟考试考了好成绩后,妈妈问她会不会想去私立高中,野英为妈妈着想,说不去,结果妈妈回复“这才是我的野英嘛”时刻的虚伪感简直到极致了。全片女生几乎都很少有正确选择(选错人,生孩子后辞职做全职主妇,咬牙把孩子给前夫……),野英妈妈尤甚,可以说不仅全做错误选择,还替女儿做错误选择…..
此外,靠太偶然的元素推动的剧情显得有点假,车祸失忆未免太drama……没搞懂为什么年轻和成人的男女主非要两个人来演,长相相差有点远,有点出戏;缀的长相又有点太成人,刚开始时还以为和女主是兄妹关系。。。。
最后,两人跨越了车祸、失忆种种drama,最后居然还是走到一起,那这份爱确实值得。。。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不会对不起恒美吗?我觉得恰恰不会,反而是,如果心里本来就有别人,还继续走下去,那才是真正的对不起。虽然已经太晚了,已经伤害了,但至少比甚至结婚后再向恒美坦白要更好。结局女主甚至又实现了空姐的梦想,还是有点小温馨。
本剧没有那么好,但因为本剧而说日剧完了之论也毫无根据,因为一篇带全。完。
题外话,好奇日本医生在社会上地位那么高,以及日本医生世家都这么装嘛,从《白色巨塔》到这步《First Love》,都有很能装上层社会的医生家庭的出现。。。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